追势科技获过亿元A轮融资,拿下国内头部车企40万套量产定点|早起看早期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1日 浏览量:1416


未来追势科技会逐步从低速场景过渡到复杂的城市道路场景,完成行车+泊车一体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文|李安琪

封面来源|IC photo


36氪获悉,自动驾驶初创公司追势科技于27日宣布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禾璞华领投,国方资本,野草创投跟投,老股东云启资本、中南创投基金追加投资,多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实现低速自动驾驶(AVP)的量产项目落地,同时还用于全新业务和产品线的研发:未来追势科技将会将AVP技术推广到泛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及研发行泊一体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追势科技2019年于上海成立,致力于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向车厂和上下游提供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逐渐拓展至其他落地场景。同年10月,追势科技获得地平线的天使轮投资;2020年10月,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由云启资本领投,北汽产投、张江科投和中南创投基金跟投。


在追势科技看来,在汽车智能化的大变革里,汽车软件和芯片是行业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这是未来汽车迭代最快的部分,这也是追势科技未来的战略方向。”追势科技COO于萌萌如此表示。


自主泊车AVP,是追势科技在成立之初就瞄准的落地场景。


据悉,追势科技通过采用L2级可量产的摄像头和超声波,开发出了基于语义和SLAM融合算法,解决了传统高精制图耗时耗力的难题瓶颈。其快速建图技术达到了1万平方的停车场的地图可以实时建图的效率。


这些都为追势科技的自主泊车技术量产上车提供了支撑。过去两年里,追势科技获得了10余家车企的自动泊车量产项目。




图源:追势科技


追势科技COO于萌萌在接受36氪独家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的量产落地是算法与各种芯片进行适配的工程化过程,需要供应商有非常强的软件适配能力。而追势科技的算法能将所有主流量产芯片全部打通,量产平台已覆盖TI、英伟达、高通、瑞萨、华为MDC、地平线等。


这得益于,追势科技的核心团队成员先后供职德尔福和欧菲光等企业,在国内前装乘用车市场有丰富经验,配合过数十家车厂、近百个车型的顺利量产以及百万套的产品交付。


“在过去20年中,所有芯片公司我们核心团队成员全部都量产过,所以我们知道软件与芯片的耦合是怎样的逻辑。”


毕竟,智能汽车的转型热潮也不过是近两三年的事情。在软件定义汽车大趋势之下,车企在新的汽车生产模式面前也相对缺乏经验。


于萌萌举了一个例子,以往车辆每个功能都会分别由软硬件一体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撑。虽然在核心算法层面,车企往往拿到的都是“黑匣子”,但在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至少权责是清晰的。然而,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软件往往要被剥离出来,独立迭代。车企也成为了软、硬件供应商的中间媒介,在新的生产模式面前,车企时常难以判定研发问题到底来源于硬件还是软件。


而追势科技能在提供软件算法能力之余,为车企提供一个硬件样品供车企参考,用量产经验反哺车企的研发生产,这也让追势科技得以进一步打开量产市场。


据了解,本月初该企业还拿下了一家国内传统车企的自主泊车AVP订单,全生命周期预计40余万套。


随着自主泊车AVP业务步入正轨,追势科技也在思考企业未来的更多可能性,将已有的成熟技术复制到泛机器人场景。低速自动驾驶小巴场景也在追势科技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追势科技看来,自动驾驶小巴与自动泊车在研发原理上相差不大,都属于封闭场景下的A点到B点。反倒是自动驾驶小巴一般在道路固定行驶,可能面临的复杂场景会更少,而乘用车泊车场景则是千差万别,难度更大。


加之,追势科技在自主泊车场景下积累出来的高性价比、量产方案与经验也可以复用在自动驾驶小巴领域,快速实现规模量产落地。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度,追势科技会推出自动驾驶小巴解决方案。


追势的目光还远不止于此。上述的自动泊车和自动驾驶小巴都属于封闭半封闭落地场景。


“我们从创业那天开始,就没有把自己定位成只做低速的自动驾驶企业。无论是哪个路技术线,大家最终的目标跟战略是一致的。”于萌萌口中所说的终极目标,则是更高级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


她表示,从低速驾驶场景切入,未来追势科技会逐步从低速场景过渡到复杂的城市道路场景,完成行车+泊车一体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追势科技的L3级辅助驾驶产品方案会正式亮相,2030年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


当下,辅助驾驶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转型的最大风口,包括特斯拉、蔚来小鹏等玩家的辅助驾驶产品已经落地,国内外一大批的ADAS辅助驾驶供应商也在猛烈追击,追势科技能否在辅助驾驶领域复制其自动泊车量产成绩,不妨拭目以待。